1955年1月5日,乌兹别克斯坦通信部成立,标志着乌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产生。由于历史原因,乌独立前信息产业设施落后,设备老化,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
独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乌的信息产业如同经济领域的其他部门一样,经历了重新分化组合、由衰退进入逐步复苏的过程。随着全球网络化、信息化速度加快,落后的信息通信状况已成为乌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个障碍。为加快信息通信设施的更新改造,提升网络化、信息化水平,近年来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外资及本国私有企业发展信息产业,培育信息通信服务市场。一批独资、合资信息通信企业开始产生,引进了新设备和新技术。乌政府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制定了《数字发展倡议》纲要,对代表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逐一提出了分阶段的达标要求。
这项从2002年8月开始实施的计划对乌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根据乌统计局提供的数字,近3年来,信息产业已成为乌增长最快的产业。仅2003年,该产业的业务收入就达到1 570亿苏姆(约合1.5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7.5%。其中来自对居民服务的业务收入就占43.1%。因特网接入服务、数据传输服务和移动通信业务都是收入增长最快的领域。但受信息通信设施、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对外开放程度、国家网络政策、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乌信息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要真正做到与世界接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 乌信息产业现状
目前,国际上通常使用“网络就绪状态”这一概念来评价一个地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度。“网络就绪状态”通过对5组19个类别指标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估,分出四个发展阶段,从而评估出一个地区的通信技术发展水平。这5组内容分别是网络接入、网络学习、网络社会、网络经济和网络政策。下面将借助其中的若干指标,对乌信息产业的现状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估。
(一)网络接入
“网络接入就绪状态”要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至少有足够的网络设施以供与全球通讯网络接轨。乌在这方面有不少有利条件:乌位于中亚中心地带;连接中国上海和德国法兰克福的欧亚光纤通信干线穿过乌;乌各大城市与地区之间均有光纤电缆连接,光缆总长度达到1 700公里;全国有162个数据传输汇接局;电话线路总长度达1 100万话路公里;城市间电话交换局网的数字化水平为86.2%,国际电话线路的数字化水平为83%,各州、主要城市的本地固话网数字化水平平均为37%。
1.电话普及率(见表1)
表1 乌兹别克斯坦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普及率
指标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固定电话(万部) | 160.10 | 161.40 | 162.80 | 166.10 |
固定电话拥有率(%) | 6.80 | 6.65 | 6.68 | 6.70 |
移动电话(万部) | 9.71 | 12.69 | 18.67 | 32.33 |
移动电话拥有率(%) | 0.39 | 0.51 | 0.73 | 1.30 |
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通信与信息化署。
(1)固定电话。目前,乌共有2 077个电话自动交换局,总装机容量为191万门,使用率为85.4%。在固话网中,大多数电话局仍在使用模拟信号交换机,数字化电话局占33.3%。农村电话网覆盖率为71.9%,数字化水平为2.9%。到2003年年底,乌全国固定电话机总数为166.1万台,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的比率仅为6.7%(2004年年底约8%)。城市中的电话普及率(15.6%)明显高于农村地区(1.6%),但总体而言,固定电话网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2)移动电话。据乌国家通信监督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04年12月1日,乌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1万人,比2004年年初增长了60%。到2004年年底预计将达到56万人。虽然增长速度不低,但与乌全国近2 600万人口相比,乌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的比率仅为2%。
目前,乌共有8家移动电话运营商,他们分属于7家公司。其中较有实力的有乌美合资的“uzdunrobita”公司、韩国独资的“daewoounitel”公司和乌国有的“uzbektelecom”公司。uzdunrobita”公司的无线服务网已覆盖乌90%以上的国土面积。2004年1~9月,移动电话运营商的总收入达到901亿苏姆(约合8 538万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50%(乌8家移动电话运营商的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乌兹别克斯坦8家移动电话运营商简况
序号 | 企业名称 | 通信标准 | 基本情况 |
1 | 乌美合资企业 “uzdunrobita” | gsmampsd-amps | 创立于1991年8月,由当时乌兹别克斯坦通信部和美国的“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roup”公司共同组建,是当时乌乃至中亚地区第一家移动通信公司。目前市场份额占50%,是乌最大的手机公司,也是独联体国家中排在莫斯科的“би лайн”公司、圣彼得堡的“fora”公司之后的第三大手机运营商。2005年1月1日的用户数量为31万人。中国华为公司为其最主要的设备供应商。2004年夏天,该公司74%的股份被俄罗斯“mtc”公司收购,余下的26%的股份也将在三年内转售给该公司。 |
2 | 韩国独资企业 “daewoo unitel” | gsm | 1996年4月创立,1996年9月开业。目前,拥有手机用户7万多人,市场份额占25%,在乌排名第二。该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0多人,公司总部设在塔什干,各地区还有18个分部。2003年,该公司率先推出了手机全球通业务。2004年,该公司全部股份被希腊“germanos”公司收购。 |
3 | 乌美合资企业 “coscom” | gsm | 创建于1996年4月。目前有7个地区分部,信号覆盖全国。市场份额占10%。 |
4 | 乌马(来西亚)合资企业 “uzmacom” | gsm | 创立于1996年11月,由乌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马来西亚的“superriorcom mas holdings”和“sendirian berhad”两家公司共同组建。目前市场份额占2%~3%。 |
5 | 印度尼西亚独资企业 “buztel” | gsm | 创立于1996年,近几年发展缓慢,信号尚不能覆盖塔什干全市。到2004年9月,手机用户人数仅为4 700人,市场份额占1%,被乌电信监察局通报批评。2004年12月,被俄罗斯“alfa—telecom”公司收购。 |
6 | 乌美合资企业 “rubic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wc)商标为“perfectum mobile” | cdmad-ampsamps | 乌国家电信公司参股的合资企业。创建于1997年4月,是乌第一家推出d-amps通信标准的移动电话公司。2001年又推出了cdma手机。目前市场份额占4%~5%。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兴公司是该手机公司的设备供应商之一。 |
7 | 乌美合资企业 “skytel”公司(telecom ink) | cdma | 创建于2003年,由乌国家电信公司和美国“maytex”公司共同组建。公司规模较小,目前用户大约为1万人,市场份额占约2%。 |
8 | 乌国家电信公司 “uzbektelecom” | gsmcdma | 乌国有企业,现有注册资本308亿苏姆(包括公司的自有资产,14家分公司的资产和在5家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份额)。2003年公司纯利比2002年增长13.2%,达到29亿苏姆。目前,该公司正在准备进行私有化,国家计划将49%的股份出售给外国投资者,在余下的51%的股份中,国家占45%,公司职工占5.8%,其他股东占0.2%。 |
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通信与信息化署。
乌移动电话共采用四种技术标准:gsm、amps、d-amps、cdma。移动电话网络基本形成,信号已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及其邻近地区和居民点(但广大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移动电话可拨打国内和国际电话,但尚不能提供因特网联网服务。
近年来,在业务量增长明显、竞争日益激烈的乌移动电话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来自俄罗斯的移动电话公司逐渐收购、掌控了乌几家主要移动电话公司。2004年夏天,俄罗斯“мобильныетелесистемы”(мтс)公司出资1.2亿美元收购了现乌通信市场上最大的运营商——乌美合资企业“uzdunrobita”公司74%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双方还签订了为期三年的购股协议,按照该协议“,mtc”公司有权在三年内以3 8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该企业余下的26%的股份。2004年12月下旬,乌另一家规模较小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印度尼西亚独资企业“buztel”公司100%的股份也被俄罗斯“alfa-group”集团旗下的“alfa-telecom”公司以低价收购,使得乌移动通信市场上的“俄罗斯势力”越来越大。
目前,根据运营商的不同,乌手机的月租费大约为2~5美元,主叫费大约为每分钟10美分,接听费大约为每分钟8美分。同一手机公司网内接听电话大多免费。随着资费标准的不断调低和多种资费方案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手机作为通信工具。
2.因特网连接
作为一个独立仅10余年的国家来说,乌在“入网”方面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应用和普及上还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
(1)计算机普及化程度。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到2003年年底,乌全国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18%,正在使用中的计算机共44万台,平均每百人拥有1.7台。计算机普及化程度很低。在乌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组织的一次居民问卷调查中显示,个人计算机在乌大约有12万~13.5万台,平均每百人拥有0.47~0.51台。在高等院校中,2003年每百名学生的计算机配备率已从2002年的5.1台提高到6.21台;科研人员的计算机配备率从7.27台提高到14.1台;职业技术学校的配备率从2.47台提高到6.1台;中学的配备率从0.57台提高到0.76台。调查结果还表明,平均每个企业有两台计算机,大多用来打印文件或是做账,很少联网。
(2)因特网业务运营商和计算机信息服务出口。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到2004年7月1日,乌共有因特网业务运营商416家,比2004年年初(263家)增长了58%,比2000年增长12倍。用户访问因特网的响应速度已从2003年的每秒32.8mb上升到每秒44mb,信息流量增长了11倍。公众集中上网点(网吧等)已从2003年的228家增加到了348家。已登记注册的以“uz”为域名的网站有2 800家,比2004年年初增加了237家。2004年,asdl宽带接入服务开始引入市场,新的付费上网方式——上网卡也由各个服务商竞相推出。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出口也有明显增长。
根据乌外经署的资料,2004年1~5月,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出口额达到32.1万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两倍。在软件产品市场上现约有100家公司在从事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二)网络社会和网络经济
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对人们的职业和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要了解一个地区信息通信技术的利用程度,在线用户人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当更多的机构参与互联网经济时,在线需求和发展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一个地区整合进网络世界的基础也会越来越好。
1.网民人数
据乌计算机化和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协调委员会在《2004年上半年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状况分析》中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至2004年7月1日,乌全国网民数量为56.8万人,每百人中上网人数约2.3人(见表3)。
表3 乌兹别克斯坦因特网用户变化情况
指标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网民人数(万人) | 9.0 | 14.75 | 27.50 | 49.20 |
每百人中网民数量 | 0.4 | 0.60 | 1.20 | 2.00 |
网上帐户拥有者(万人) | 0.4 | 1.08 | 1.62 | 1.91 |
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通信与信息化署。
调查表明,上网与否与上网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和收入状况有关。在经常上网的人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占4.3%;18~25岁的占37.2%;26~40岁的占51.1%;40岁以上的占7.4%。从性别来看,上网人群中88%为男性。上网最多的人群是大学生和中学生,主要用于玩游戏、交往、娱乐和学习。利用网络来进行研究、准备教材和自我学习的教育工作者为数较少。另外,农村与城市、中心城市与边远城镇在利用新技术上也有巨大差距。调查表明,网民主要集中在乌5大城市中(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费尔干纳、纳沃伊),其中首都塔什干的上网人数最多,占网民总数的80%~90%。除塔什干以外,撒马尔罕(每千人上网人数为9.04人)和纳沃伊州(每千人上网人数为8.42人)也是网民较为集中的地区。网民人数最少的地区是安集延州(每千人上网人数为3.63人)和苏尔汉河州(每千人上网人数为2.71人)。
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很少有人在家中上网,大多是利用工作之便在单位、教育科研机构或是网吧上网。原因是人们的平均收入较低,而因特网的接入费用和服务资费太高,普通居民承受不起。
服务资费的高低与网络访问量大小及网络普及化程度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对于像乌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网络接入对软件和硬件的价格极为敏感,因为普通居民的低收入无法负担起昂贵的网络产品。目前,乌asdl宽带接入费大约为250美元(其中100美元为押金,合同到期后可返还用户),使用费分成包月制(以时间长度为计算单位)和包流量制(以数据流量为计算单位)两种,包月制的费用按不同的下载速度分为两个档次:最低一档为每秒64kb,每月需交纳900美元;第二档为每秒128kb,每月需交纳1 800美元。包流量制也按照下载速度分为三档(每秒64kb、128kb、256kb),在不超过各档每月总流量上限(550mb、1 100mb、3 300mb)时,三档的费用分别为100美元、180美元和450美元。2003年乌居民的平均月工资收入为40美元,以包流量制最低一档的100美元计算,上网费用已是平均收入的20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只有2%~15%。
正因如此,更多的人选择了2004年开始在市场上出现的上网卡。使用上网卡不需要另付接入费,白天上网费用大约为每小时0.4~0.8美元;夜间为每小时0.2~0.4美元。针对用户的不同需要,各网络服务商还推出了不同面值的上网卡,大大方便了网民。
2.电子政府与电子商务
据乌信息通信技术协调委员会发表的《2004年上半年乌兹别克斯坦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报告》称,截至2004年7月1日,乌已联网的国家机关达到468家,占国家机关总数的92%,比2003年增长了63.6%;已联网的经济实体达到8 621家,比2003年增长68.9%;银行联网的比重最高,达到100%。乌全国登记注册的网站总数为8 148家。报告称,87.3%的国家机关、81%的经济实体和100%的银行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但是,大约36.5%的国家机关、48%的公司和45%的银行不经常更新自己网站的内容;大约22.2%的国家机关、22%的公司和45%的银行网站功能不全或是处于创办时的状态。
“乌政府网站(http://gov.uz)”的开通是乌开始电子政府建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但根据对该网站上列出的28个部、委、署、局自有网站所做的调查,其中能够正常运转的只有16家网站,占57.1%;注明了网址但打不开(或正在建设中)的网站有6家,占21.4%;没有网站的有6个,其中就包括像国家海关委员会这样的重要部门。据了解,在乌海关属于军事建制,所有资料均为“国家机密”,不得对外公开,所以,没有自己的网站也就不奇怪了。即使是正常运转的网站,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如对外经济联络署网站(http://www.mfer.uz)上的经济贸易统计数字至今还是2002年或是2003年第一季度的。总体而言,乌政府机构网站的建设水平还很低,公布的资料非常有限。
按照国际通行的理论,一个国家电子政府的建立通常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各部门都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公告本部门的职能范围和其他信息;第二阶段,开始形成政府与公众互动的公共服务雏形(如在网页上开辟“论坛”栏目);第三阶段,各政府部门网站均成为可以与公众双向交流的互动式网站,能够提供大量的在线服务项目(网上申领各种证件,交纳各种税费和罚款等);第四阶段,建成全面信息化的、即时反应的政府管理和服务体系,政府将能够全面、迅速地掌握社会各个领域的数据和信息,并且在获取信息、做出决策和指挥实施方面实现无缝集成和快速反应。同时,可以为公众提供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综合服务。目前,受国内政治体制的制约,乌电子政府计划还处在起步阶段。按照乌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制定的规划,乌准备到2010年分阶段完成电子政府的建设。
由于在乌信用卡不普及、网上支付手段匮乏、物流运输体制存在缺陷,乌的电子商务活动几乎不存在。目前,除了议会通过了一部《电子商务法》以外,无论是企业到企业的电子交易活动,还是企业到顾客的在线零售业务都几乎是一个空白。
综上所述,乌的信息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较低。随着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乌信息产业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考虑到乌目前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0%,消除贫困还是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未来5~10年内,乌信息化程度不会超过中等发展水平。
二 乌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
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普及取决于几个先决条件:电话普及率、计算机普及化程度、资费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而这一切都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的快慢密切相关。乌政府为促进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通过了包括《信息化法》《、电子商务法》《、数字电子签名法》《、电子文件流通法》等在内的一些法律法规。同时,为减轻信息通信技术企业的税负,还规定从2002年7月1日起,对该类企业征收和中小企业一样的统一税;到2006年1月1日,对进口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计算机产品、配件以及软件免征海关税。这些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乌信息产业的发展。
据欧盟“tacis”计划(向独联体国家提供技术援助计划)所做的评估报告,到2010年,乌对电话机的需求量将达到533.4万台,电话普及率将达到16.47%,年增长率不低于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人数将可能大幅增长,但首先要克服普遍存在的通信线路落后的障碍,提高数字化水平,降低上网费用,才有可能使发展的潜力变成现实。未来5年内乌信息产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见表4。
表4 到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通信服务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指标 | 2000年(实际值) | 2005年(预测值) | 2010年(预测值) |
固定电话拥有率(%) | 6.80 | 10.23 | 16.47 |
固定电话机需求量(万部) | 182.10 | 294.20 | 533.40 |
移动电话用户(万人) | 10.00 | 35.30 | 250.00 |
基群率接入(pra)(万单位) | 0.45 | 40.00 | 400.00 |
基本速率接入(bri)(万单位) | 9.00 | 80.00 | 800.00 |
网民数量(万人) | 5.00 | 50.00 | 400.00 |
资料来源:“tacis”计划的预测报告。
三 中国企业在乌信息市场上的发展机遇
乌信息产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亟待大规模更新改造。乌政府也日益感受到信息技术现代化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正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外国贷款加快信息产业设施的改造步伐。这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入乌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已成功进入乌市场的中国企业有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华为公司在乌起步早,工作扎实,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几年,华为公司全面致力于在乌的产品销售,2004年除了继续扩大gsm设备、固话网交换机设备和传输设备的销售市场份额以外,又开拓了cdma、数据通信、会议电视等新产品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乌信息通信领域中创出了“技术品牌第一、新增建设量第一、高端应用第一、凯发官网入口的售后服务质量第一”的品牌效应。特别在凯发官网入口的售后服务上,达到了用户报修后1~2小时赶到现场解决问题的超强反应能力和响应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外国企业,在乌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中兴公司进入乌市场较晚(2004年),但在2005年短短的一年内,也争取到了两个项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企业在乌信息市场上的发展潜力很大。建议中国有关部门及进出口银行继续利用援款、贷款支持中方有实力的企业开拓市场,推动中方企业“走出去”,带动中方机电产品的出口。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综合处供稿)
(责任编辑:农雪梅)
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