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马细谱研究员赠送的大作《南斯拉夫兴亡》一书,翻着这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作,心中不免涌出一份赞叹:马先生在他年逾古稀之年,潜心研究、笔耕不辍,写出了这部力作,令人称道。作者在序言中称,这是他毕生研究的总结性著作,并非夸张之言,虽似有封笔之意,但我相信,他必将会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在这条漫长的学术道路上,不畏艰辛、踽踽而前行。因为这是他毕生的追求和寄托。
翻开本书,第一印象就是该书凝聚着作者大量的心血,是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且不说该书篇幅长达56万字,沉甸甸的;更重要的是,在我所见到的能够详细描述南斯拉夫从兴起到瓦解的百年沧桑巨变的历史著作中,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最为详尽的著作,颇有创新之意;再次,引用大量资料来概述这段历史,并且有见解、有特色、有深度,在国内也尚属难得。称之力作,并不为过。
一
众所周知,做学问是一件艰辛的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信手拈来,一挥而成,需要的是长期艰苦的积累。记得一位著名史学大家说过,搞史学研究,要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冷猪肉,甘于寂寞。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用三句诗来形容做学问的三种境界,马先生的性格就是属于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他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部有力度的作品,完全符合他一贯的治学态度,因为他为这本书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首先,他有良好的语言条件。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初留学保加利亚,1982—1985年去南斯拉夫进修,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熟练通晓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俄语和马其顿语,这就为他大量搜集有关资料提供了方便。加上他多次去东欧访问或出席会议,对研究对象因此有较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真切了解。其次,本书的问世并非一日之功,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作者一贯勤奋努力,姑且不说他在担任世界历史研究所苏东研究室主任时勤勤恳恳的工作, 即便在他退休后,更是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先后出版了《巴尔干纷争》(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从国王到总统——保加利亚末代国王沉浮》(2003年)、《保加利亚概览》(2004年)、《阿尔巴尼亚》(列国志2004年),还翻译过《戈尔巴乔夫现象——改革年代:苏联东欧与中国》、《文明的对话——世界地缘政治大趋势》(2007年)等,几乎年年有新成果。作者还被聘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东欧室主任,每年撰写多篇论文或研究报告。
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南斯拉夫兴亡》一书的出版,绝非偶然为之,而是他常年专心致志于学 术必然结出的硕果。诚如作者所说,“把学术研究视为一种积极的休息和一件愉快的事”,尽可能地发挥余热,为我国世界史研究尽其绵薄。
二
对于南斯拉夫这个国家,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更是有所了解。巴尔干地区素有“火药桶”之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皇太子在萨拉热窝被刺事件而点燃了导火索。20世纪60年代,又因发生那场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而让我们知道了南斯拉夫联邦国家和铁托总统。后来又有一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深受国人喜爱,主题曲广为传播。到了90年代,又因波黑战争、科索沃问题、北约和美国轰炸南斯拉夫,以及违背国际法用导弹野蛮“误轰”中国大使馆事件而让国人关注,21世纪初又发生科索沃战争以及南总统米洛舍维奇以及卡拉季奇等被海牙国际法庭引渡,而一度成为国际热点问题引起热议。
但是要想全面系统地了解南斯拉夫百年沧桑历史,还是应该读一读这本《南斯拉夫兴亡》,它如此全面和系统地介绍百年来南斯拉夫的历程,在国内尚属首次。本书把南斯拉夫百年来复杂的历史变化过程,分成五篇或五段来写,这样既符合逻辑,又尊重历史事实。
(一)南斯拉夫王国时期(1918—1941),即建立南斯拉夫王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王国崩溃。包括南部斯拉夫人定居巴尔干半岛、他们建立的民族国家遭到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奴役、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的思想与计划。王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特别是王国的民族问题和对外政策。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南斯拉夫(1941—1945)。本篇介绍南斯拉夫王国崩溃及其原因、南共领导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开展反法西斯人民解放战争、建立人民政权和对二战的贡献以及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人民在战争的艰苦岁月里相互声援与支持的史实。
(三)南斯拉夫联邦时期(1945—1989)。这一部分重点强调南斯拉夫为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而斗争——南苏冲突、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出现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与引发的危机、铁托逝世及其影响、不结盟外交政策。
(四)南斯拉夫联邦解体阶段(1989—1992)。南联邦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党和政府的政策、联邦解体过程及其内外原因与教训,美国、欧洲大国对南斯拉夫危机的不公正态度及其后果。
(五)前南斯拉夫瓦解后,原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黑山和塞尔维亚6个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问题。这些国家同北约和欧盟的一体化进程。
本书研究和探讨的正是南斯拉夫国家从成 立、兴旺到危机、分裂的全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成为反法西斯的英雄国家,而南斯拉夫各族人民成为英勇不屈的人民。二战结束后,南斯拉夫在铁托和南共联盟的领导下,对内推行大小民族一律平等的“兄弟团结”政策,建立了具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对外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南斯拉夫曾是改革开放最全面、市场体制最完善、同西方关系最密切、吸引外国投资最早和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一度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借鉴和学习的榜样。它保持了三十多年的繁荣与稳定,受到世人尊敬。
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受到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变革的巨大冲击,在民族主义冲突和国外势力干预的重压下开始解体。这个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堡垒”的强大的联邦国家也四分五裂。成立了80年之久的南斯拉夫终于寿终正寝。南斯拉夫悲剧的发生,在欧洲和巴尔干地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至今难以消除。
作者这样详尽而全面的叙述,既有条有理,又是理性和科学的,书中又不乏个人的独特见解,有些章节还颇有特色。例如,关于二战时期的南斯拉夫就写得比较精到而有特点。其中有一节专述了二战期间中南两国人民相互支持 (第186页)的有关情况。又例如,在第三篇“社会主义时期的南斯拉夫”中,作者刻意把重点放在人们常关注的关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新道路的问题上,其中包括了它的自治制度和不结盟外交,并且还阐述了人们历来所关心的“苏南冲突”问题和南共与共产党情报局分歧及冲突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以及南共党内对理论家吉拉斯的批判等,使读者受益匪浅。
三
本书还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本书的资料十分丰富和扎实。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十分重视使用第一手资料。据不完全统计,作者在书中引用的塞尔维亚语资料达63种;保加利亚语资料24种;俄语及马其顿语等国资料7种;中文资料34种。这些丰富的参考资料为本书的成功和可靠性提供了扎扎实实的基础,从而避免了某些因语言条件受限而常引用第二、三手资料所带来的偏差和主观推断。这在国内有关巴尔干地区研究的著作中并不多见,凸显出本书资料的可靠性和结论的客观性。第二,书中还有大量照片和图表,以增加该书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以此作为论证的有力佐证。例如,第九章中为了说明南斯拉夫异常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矛盾,作者列出五张图表(第324—328页)来说明民族构成、人口比例,以及各联邦共和国的面积、人口及经济状况,使读者对其民族 复杂性一目了然。
作者冠以《南斯拉夫兴亡》为书名,想必是为了突出“兴亡”二字,以表明所强调的重点所在。因而体现出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即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着力描写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的情况,尤其以相当大的篇幅评述了南斯拉夫解体之后的各国情况,为我国读者介绍了许多最新的情况和有用的知识。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第五篇中,用六章一百多页的篇幅,阐述了许多当时成为国际热点的问题,而这些都是中国读者非常想了解的事实真相和相当关注的问题。例如,波黑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其起因、经过、结局如何?米洛舍维奇总统为何被当作战争嫌犯而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并死在那里?科索沃战争是怎么引发的?美国和欧盟为何轰炸南斯拉夫,并累及中国驻南大使馆被导弹击中?对于这些中国读者所关心的问题,作者均毫不避讳地一一加以解答,并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关于波黑战争,作者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有历史积怨,也有现实矛盾”,“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第一,民族和宗教矛盾是波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二,波黑独立问题是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外部干预给内战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可见,作者的观点是比较客观和公道的。关于米洛舍维奇事件,作者也十分明确地指出:“西方大国强行将米洛舍维奇押送到海牙国际法庭受审,其主要目的是掩盖他们肢解南斯拉夫联邦的真相,特别是洗刷他们在科索沃战争中的罪行,并警告那些敢于同他们的霸权行径相抗争的人。”对于科索沃战争,作者也在第16章第4节作了专题论述,从阿族提出成立“科索沃共和国”方案,到“代顿协议”,直到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的一系列过程,作者指出,“科索沃独立是否会打开民族分裂主义的‘潘多拉盒子’;欧盟和北约东扩的界线究竟在哪里;科索沃是否会成为西方民主的试验田,还是巴尔干动乱之源”,人们都将拭目以待。作者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敢于直面这些国际热点问题,并直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仅需要掌握详尽的资料而做出客观判断,而且需要勇气。把历史问题与当代热点密切联系在一起,使本书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具有知识性和可读性。两者兼而有之,也是本书的成功之处。此外,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解体所带来的教训也是很深刻的,对人们的警示也颇多,作者在书中似乎也很明显地给了读者一些提示和启发。
当然,任何作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本书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例如第一章中,作者追溯到中世纪时期的南斯拉夫,介绍了南部斯拉夫人定居于巴尔干半岛之后,在中世纪早期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黑山等国的简略情况。大体而言,这些地区早先受到拜占庭的统治,后来又受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20世纪初又被奥匈帝国所染指。但读了这一章之后,总感到脉络有些不太清晰,对中世纪中后期的介绍有些语焉不详,比较模糊。
在第三篇中,作者对南斯拉夫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但是,对南斯拉夫模式的瓦解和失败原因,尤其是对南共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失误,内部机制上的缺陷和矛盾,似乎还缺少更充分的论述和分析。此外,就整体而言,本书语言通顺,文字流畅,以我之见,还缺少一些文采,尚有某些进一步提炼和雕饰的余地,感觉直白多了一些。这也许有些吹毛求疵不免落于俗套,仅供作者日后有机会修改时作参考。
[本文作者荣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编审。]
(责任编辑:张丽)
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