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凯发官网入口

||||||
当前位置 >> 凯发官网入口 >> 正文
俄媒:对待文学经典,中国人与俄罗斯人心态迥异
妮娜•赫鲁晓娃 梁旭 来源:来源:环球网 2010年04月28日

来源:环球网 

  俄《消息报》3月28日文章,原题: 蜕变:洛丽塔引诱中国  俄罗斯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能遇到果戈里和陀斯妥耶夫斯,我却总是能看到纳博科夫。前不久去香港,在一家书店发现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旁边展示着一鲜绿色皮包。来中国我是为了从事政治传播学教育,但来了之后我才发现俄罗斯的政治宣传学常常遭受西方媒体指责,也不怎么受中国人喜欢。


  对于恢复俄罗斯国家伟大尊严的普京总统,中国人怀着崇敬之情,按照他们的看法,普京(这样做)完全是正确。中国人不认为可以向俄罗斯学到很多东西。“弗拉基米尔•普京可以也应该采用一切必要手段壮大国家,抵制西方操控”,一位研究俄罗斯学者这样认为:“但老实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比你们的‘民主’不管是经济领域(加入wto,比如),还是现代化(未来城市,火车提速)都行之有效。因此,我们成功的抵制了西方分化和摆脱了西方意识形态支配”。


  本来要讲中俄美政治宣传学的特点,但现在计划不得不有所改变,因为主办方发现我在创作《想象中的纳博科夫》一书,因此应要求我不得不补充一些关于纳博科夫的相关课程。在香港遇到“洛丽塔”并非偶然,高品位和新时尚随处可见的上海和北京纳博科夫可以说地位相当于当红明星。


  “走近纳博科夫”课程讲完后,热爱纳博科夫的仰慕者坚持让我翻译一本纳博科夫的书。虽然很冒犯,但在流行文学范畴还是可以接受的:他们感觉我是与之心灵相近的人,因为我说了这样的话:对纳博科夫,我决不是出于理论研究而是一种变态的爱。


  我热爱纳博科夫的原因与很多俄罗斯人一样,就是喜欢自己国家文学:用语言点燃人们的心。纳博科夫让俄罗斯人不再关注个人痛苦和社会生活,而是将重点转移到自己幸福的未来。而中国人面对“现代”又有不同,他们读纳博科夫的书,借助它来了解复杂的艺术,如个体,生活之于自己,他们认为幸福应由自己创造。


  30年来,中国人取得了不能说很多也算不少西方成就——从股市,麦当劳到古典音乐和文学。不久,即使在科技领域中国也会赋予自己“新中国”的身份。随着历史的年轮不断推进,纳博科夫的话讲会得到证实:确实,现代世界出于艺术家之手,其脑中幻影又将创全新世界。

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