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前夕,俄卫星通讯社发布消息称,中企将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合作,在俄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苏维埃港建造该地区首个液化石油气(lng)转运综合体,前期投资额达70亿卢布,项目总额高达300亿卢布(约合23.96亿元人民币)。而该项目也只是中俄的一系列合作项目之一。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展和落地,中俄经贸合作将走向更深、更实。
中俄经贸关系对双多边关系和各自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保持了长期稳定,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制度性合作机制,为两国推动务实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保证了两国交流交往的常态化和机制化。其中,经贸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23年中俄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2401亿美元,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两国领导人在2019年提出的到2024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中俄经济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发展持续向好,双边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这为深化两国关系和各自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体现了两国良好的经济互补性和开展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
在现有基础上,中俄两国还在不断拓展合作界面,在能源、航空航天、农业、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和新兴领域广泛合作,挖掘发展潜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双边层面,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超越越南、德国、澳大利亚,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另一边,中国也已连续14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4月,中俄间贸易额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7%,达765.81亿美元。俄罗斯主要对华出口能源、矿产、农副产品等,其中石油、煤炭和石油产品占双边贸易额近40%。中国对俄出口则主要为机电产品、通讯设备、轻工业品等,两国在技术、市场和产业链等领域高度互补。而在结算货币方面,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中,本币结算占比达90%以上,其中卢布占33%,人民币占60%,其他币种仅占7%,两国经贸合作体系不断向安全而高效的方向发展。而双边贸易额的提升,也为两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未来两国贸易关系也势必更加紧密。
在多边层面,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组织中发挥关键作用。借助这些国际合作平台,中俄与各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联盟合作、能源合作等领域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发展。此外,中俄还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在贸易和基础建设等方向上取得进展,为优化多边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和货物流通作出了重要贡献。
普京总统此次访华期间,还前往哈尔滨参加了第四届中俄地区合作论坛,这反映出了俄罗斯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目前,俄罗斯亟需挖掘其远东地区的经济潜力,发展远东战略通道,加强对华经贸合作并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中俄地方合作的持续扩大,对我国振兴东北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充分发挥东北的区位优势,实现向北、向东高水平开放的门户作用,让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中俄东北—远东地区合作进展迅猛,各合作项目正步入正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2023年年底,俄远东地区有中资参与的投资项目达49个,总投资额近90亿美元。跨境贸易也势头强劲。从2014年到2023年,十年间俄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省份的贸易额翻了一番,2022年时达到220亿美元,2023年远东地区与东北的贸易额约为270亿美元,超过49个投资项目正在中国资本的参与和当地优惠政策加持下开展。而2024年一季度,中俄跨境铁路运输货物达4250万吨,创下新高。其中,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等州区接壤的黑龙江省贸易额较大,对俄贸易额增加了16.1%,达570亿人民币,占东北地区对俄贸易额的七成。目前,黑龙江省总计有19个中俄边境口岸,双方正计划推动口岸现代化改造,以适应新的贸易发展形势,不断提升口岸过货能力与通关效率。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两国的自然特点、经济结构等因素奠定了两国合作取长补短、互利互惠的基础和发展方向。未来,中俄东北—远东地区合作将与两国的务实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有的放矢地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在交通、国际物流、能源、矿产、电网、科技、林业等领域积极合作,持续激活两国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建立国际超前发展区等举措助力双方合作进一步扩大。当然,中俄两国在区域合作中仍要注意协调好发展中的矛盾,如平衡好本地与外资企业的政策待遇、完善经营准入与优惠扶持机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吸引各行业人才等。但在两国高层擘画的合作框架与机制加持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加深,必然会为东北—远东地区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