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学的历史方位-凯发官网入口

||||
您现在的位置是:凯发官网入口 > 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区域国别学的历史方位
2024年07月03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庞大鹏
  • 字号:
分享到

  当前,学界已对区域国别研究方法进行了积极探讨,普遍感到区域国别学存在原创性概念缺失和分析理论框架难以搭建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区域国别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属性所决定,并使其研究方法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根本上看,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区域国别学也不例外。历史是区域国别学的底色,需要实现地区史和全球史的统一及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两个“统一”是探究区域国别学历史研究自身特色的应有之义,也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起点。

  地区史和全球史统一的系统探索

  世界是一个整体,在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世界、区域、国别。全球大国和地区支点国家构成世界政治的重要本位。同时,每一个国家都在一定区域之内,这个区域既具有地理特点,也具有文明特征。区域国别学基于三个支点构建:本国观察视角、对象国特殊性以及区域国别共同性。区域国别学是以中国学者视角为主,以具体区域国别为个案,站在全球的视野,通过比较与综合分析,挖掘重要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探讨区域国别发展的共性规律。

  一般认为,历史是时间的运动,既需要研究历史的过程,也要总结对历史过程的认识。也就是说,历史研究本身自然形成一个框架方法,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分为历史社会学和区域文明史。历史社会学是基础,区域文明史是研究历史过程的结果。历史社会学研究区域国别形形色色的物质线索和精神线索,这些线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文明史的传承与发展。

  与此同时,历史也包括地区史和全球史之间的关系。地区史往往自我形成一个天然的叙事要素。实际上,任何地区史的发展变化不是完全孤立的,全球史就强调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只有站在全球的视野,了解各地区相互影响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进程。大体而言,这也是微观史学和宏观史学的区别。宏观史学层面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让人心旌摇曳。

  地区史和全球史统一的系统探索可以将“两史一路一文明”作为核心路径。“两史”,即区域国别史和全球通史。这是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底色,也是研究基础。“一路”,即发展道路。各国从各自的实际国情和历史文化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道路问题涉及各国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融入当代世界等重大战略问题。“一文明”,即区域国别的地域独特性及文明。既包括研究国家本体以及本国和本区域的共同心理特征,即国民性,更要研究国家本体背后依托的文明形态。

  历史和现实统一的整体探索

  历史与现实统一的综合研究,其努力方向是理解人类社会生活精神和物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把握影响人类社会根本性的战略问题,抓住人类社会的整体本质、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具体而言,可以研究三大问题:一是对国家行为根源的研究;二是中长历史时段的经验总结;三是对中层理论的改造与推进,即运用理论、改造理论、推进理论和提出理论的逻辑演进。

  首先,重视历史资料的系统性。重视对区域国别发展横向线索与纵向脉络的把握,掌握历史资料的系统性。文本分析是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功。只有形成历史思维,才能理解“我是谁”的身份认定、从哪里来的民族叙事、去向哪里的前景展望。坚持求真求实,通过掌握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研究工作中历史和现实的统一。

  其次,重视历史要素的综合性。区域国别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社会、文化等诸方面,这需要在跨学科基础上加强综合性研究。信息科技革命时代的区域国别学研究已经不仅仅是传统学科之间的融合,还需要新兴技术的支持,理解人工智能等新兴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只有形成战略思维,才能把握住影响区域国别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除了学科的综合,还要有全球、地区与国别三个研究层面的综合意识。区域国别研究客观上更加要求团队研究,多面体综合研究靠单打独斗远远不能满足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

  最后,重视历史实践的学理性。理论是科学研究的分析工具,理解和掌握理论对于研究区域国别问题同样是有用且必要的。现代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都是基于历史实践研究人类行为思想的结晶,其基本原理、分析视角和框架体系均可以用来研究区域国别问题。也正是有了社会科学的已有成果作为参照系,才能把区域国别问题放在比较研究的国际视野上,才有可能在研究中体悟出哪些是一般性的规律问题,而哪些又具有研究区域和对象国的特殊性。问题在于,仅仅运用已有理论是不够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要求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新的理论,甚至需要把对区域国别很多已有问题的再认识重新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进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世界视角与中国视角统一的时代探索

  区域国别学的历史研究也需要在历史视域中倾听时代回音。从诞生之日,区域国别学就需要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深入研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就要求区域国别学既要加强世界视角,更要加强中国视角。

  加强世界视角是时代的要求。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政治陷入大国竞争时代,竞合与遏压导致经贸领域平行体系的意识形态化和高科技领域“去风险化”,对抗与制裁引发国际政治格局力量分化组合,地缘风险大幅上升。加强世界视角意味着除了继续关注上述战略问题外,还需要深入研究影响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科技革命集中到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人工智能推动科技链式革命。chatgpt的出现甚至挑战存在论本身,人类究竟是只有一种主体即人本身还是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出现多种类主体。低碳经济与绿色转型引发连锁反应,资源民族主义加剧关键初级产品危机。其他诸如以人口结构老龄化、气候变化和生态失衡等为表征的全球挑战都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重大且紧迫的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与区域国别的发展息息相关。

  加强中国视角的含义是基于世界变化,着眼中国利益,提出中国概念。世界格局的演进方向越来越取决于中国自身的选择和行动。胸怀天下的中国抉择要求区域国别学的历史研究在“两个统一”的基础上,继续立足时代前沿,胸怀“国之大者”,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更好地形成概念自觉,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从学科融合的视角研究对地区国家的发展、稳定有影响的战略问题、热点问题,对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各区域国别的推进做深入研究,提出我国主导、引领和参与周边地区及国际组织多边合作的方案和思路,更好维护我国的长远战略利益。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都在呼唤着我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区域国别学的研究。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区域国别学致力于研究特殊性基础上的一般性,既研究世界各区域国别的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又深挖其相互关系,明确人类社会和国际政治的一般发展目标,形成区域国别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自主知识体系,并形成检验其最终发展结果的一般标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联系凯发官网入口|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