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地区局势的军事因素-凯发官网入口

||||
当前位置 >> 凯发官网入口 >> 中亚五国
影响地区局势的军事因素
王国强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2期 2011年02月28日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系列学术研讨会之十一

中亚局势分析与展望

  [编者按] 作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亚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9.11”后随大国力量的积极介入,中亚的地位可谓进一步凸显。从2005年开始,中亚各国将分别进入以议会选举、总统选举为标志的政治更迭期。由于地区内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活动猖撅;各国经济发展尚未进入良性状态;格鲁吉亚、乌克兰历次“革命”对中亚反对派又具某种示范、鼓舞效应;加之大国在中亚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中亚局势充满了诸多变数。为了对中亚局势走向有一个较准确的把握,“《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室合作,于2005年元月19日以“中亚局势分析与展望”为主题,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来自京、沪、兰、宁的学者、专家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从多个角度对中亚局势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整理发表,期望有助于您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进而推动中亚问题研究的步步深化。

影响地区局势的军事因素

王国强

  苏联解体后,美国视中亚地区为其新的战略利益区,极力向这一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

  “9·11事件”后,军事领域的渗透是美国在中亚取得成果最大的一个方面尽管深陷伊拉克问题的泥潭使其精力受到牵制,但美国并没有军事撤离中亚、停止在中亚扩大军事存在的迹象,从而也使军事因素在中亚地区形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推动该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深刻变化。冷战时期,中亚地区归属苏联,长期屯有重兵,可以说不存在军事安全上的重大忧患。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亚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与苏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苏联解体打破了这样一种 传统的安全保障体系,独立后的各国鉴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组成了独联体,以协调相互间的经济和安全关系。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与中亚各国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主权国家间关系,但相互间的传统安全关系与军事联系得以维持、因此可以说,冷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俄罗斯对中亚的影响力及中亚地区作为俄传统势力范围的地位没有也不会受到根本性的冲击长期以来,尽管美国一再提高中亚在其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新中亚政策”,利用该地区一些国家的困难,以各种手段进行拉拢和渗透,试图找到一个稳定的立足点,为控制中亚的油气资源创造条件,但为了避免在美俄之间造成新的困局,并未采取重大的战略步骤。

  美国很清楚,中亚国家是俄罗斯的后院,是北约在欧洲完成东扩后俄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俄罗斯因此一直反对美染指中亚“9·11事件”之前,美国主要关注的是里海汕气资源及其管道走向,总体上承认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_历史上美国与位于欧亚内陆腹地的中亚地区从未发廿_过军事联系,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在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下的军事渗透,更多地也只是具有政治卜的象征意义,对中亚的重视程度和介入程度都是有限的,在战略态势上没有突出的优势。借反恐战争,美国成功地将军队部署到中亚,这等于楔进了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驻军使美不仅在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明显提高,而且在随后的争夺中逐步取得了对俄罗斯的明显优势,也为美争取在中亚地区推行资源战略的主动权打下了基础)美国舆论认为,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是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历史性突破”,已构成美国实现“全球无处不在宏大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布什政府事前曾保证要尽快结束在中亚的军事存在,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存在将成为长期的,该地区的战略态势也会沿着目前的方向继续下去其次,大国间军事影响力的争夺将成为未来中亚地区战略角逐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为中亚地区形势发展的一个转折性标志,即美闰利用反恐战争驻军中亚,从根本上动摇了美俄拉锯争夺中亚的地缘战略格局。在叶利钦执政期间,由一于俄上层领导热衷于权力斗争,无暇也无力抗衡美国在中亚咄咄逼人的进攻,曾一度出现美攻俄守的格局。普京执政后把对独联体外交放在优先地位,致力于加强独联体的凝聚力,重点改善与中亚各国的关系,使俄在中亚的影响力明显回升,在与美国的争夺中逐渐恢复 主动。作为反恐战争的一个直接后果,俄以默认美军事力量进人中亚以对美发动的反恐战争表不支持,其中反映了俄的某种战略利益需要,更多的则暴露出其在力量对比与全球角力过程中的无奈,它打破了地缘政治格局中长期由俄控制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突破了俄一家保持在中亚军事存在的现实从另一方面说,随着美在中亚地区驻军的扩大与延续,中亚国家不同程度上转向美国,试图借美军事强势打击政治对手和三股恶势力,对俄的向心力有听减弱,肖j弱了俄在中亚地区安全中的作用,特别是削弱了集体安全条约的作用。美在与俄争夺中亚的态势上明显居于强势。

  当然,俄罗斯目前仍是在中亚地区根基最深的大国,这是俄中亚角逐政策的基础和先天条件。中亚地区在俄国家安全利益中的特殊性,决定了俄不可能轻易被美国的军事存在挤走。而中亚地区对于俄安全上的现实意义,使俄更不可能允许其他大国控制中亚。中亚在地缘上的战略价值构成了俄安全利益的核心部分,只有保持对中亚地区的战略影响力才能避免中亚为其他大国控制并进而对俄形成战略威胁。俄在中亚地区主导着两个重要机制,一个是作为政治和经济杠杆的欧亚经济共同体,一个是作为军事和安全杠杆的集体安全条约。中亚地缘政治形势变化对俄的冲击,更刺激了俄加强在中亚地区战略存在的努力。2002年5月,在俄主持下,集体安全条约发展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为抗衡美在中亚的军事渗透,俄于2003年10月在苏联解体后重新在吉尔吉斯建立了军事基地,并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军事与安全合作,强化与中亚国家间在安全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布什政府在其全球战略上强调“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以美国本土为基地,以夺取世界单极独霸的地位为中心,从控制欧洲大西洋方向和亚洲太平洋方向的边缘地带人手,进而完全夺取欧亚大陆的控 制权。而这两个方向的交汇点,就是中东、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在战略位置上,中东、中亚及外高加索地区是连接欧亚大陆两端的桥梁,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软肋”。“9·11”恐怖袭击正好为美国提供了突进欧亚大陆中央、保障两洋战略顺利实施的一个契机。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使北约东扩实现了大踏步的跨越,而通过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则进一步强化了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并成功地进入了中亚和里海地区,从而增进了对欧亚大陆中央地带的有效控制。通过不断强化军事存在,以其功能上的自动延伸性,美将竭力扩张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存在。

  第三,军事平衡是中亚地区今后能否保持稳定的决定性因素。美俄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都有自己的战略利益。俄企图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在南高加索和中亚稳住自己的地位,以保持前苏联重新一体化的可能性。美国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俄把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团结在自己周围。这场争夺控制权的“大游戏”才刚刚开始,胜者尚未决出。另外,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力量同样关注中亚并以不同方式军事介人。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已经建立六个军事基地,除美军外,德国、法国、韩国、荷兰、丹麦、澳大利亚、挪威和西班牙等国都有部队人驻。俄在加强原驻中亚的摩步第201师的同时,在吉尔吉斯的坎特基地已经进行了实际部署。印度也于2003年11月在塔吉克建立了阿伊尼永久性军事基地。

  十个区外国家驻军中亚,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各国所追求的利益目标不尽相同,唯有反恐可以称之为共同目标。一旦反恐使命结束后,各国尤其是美俄军事力量在这里大量或大规模地集结,将使其在该地区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上升。要维持该地区的稳定,就需要各战略力量之间特别是美俄之间形成某种军事上的平衡,既有战略意志与目标的平衡,也包括军事存在和影响的相对平衡。

  中亚地理位置独特,毗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聚 集的地区如阿富汗、克什米尔、外高加索等,还包括一些被美国视为支持伊斯兰激进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的国家如伊朗、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中亚地区本身也是恐怖主义势力猖撅的地区,中亚各国深受恐怖主义的威胁,中亚作为反恐的便利基地这一点是公认的。目前,打击恐怖主义、维持地区稳定、防止极端势力泛滥以及应对其他非传统威胁等问题,构成了各种力量在中亚地区存在的理由,也是各方得以和平共处、避免直接冲突的原因。

  再者,中亚国家国力普遍虚弱,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和社会诸问题突出而交织,无力独自应付一 系列安全威胁与挑战。因而,它们虽对各种外部力量在该地区存在的态度有所不同,但都一致地全方位发展与各大国的关系,力图使各种外部力量在中亚地区达到相对平衡并相互制衡而不致于发生直接冲撞,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因而它们都不排斥其中任一力量在中亚的战略存在。同时,世界各主要力量对中亚地区关注和争夺的加深,客观上正在形成群雄逐鹿之势。而且,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排斥其他力量的存在,因此,这里不太可能会出现某一种力量垄断主导权的局面,更不大可能出现某两种或几种力量联合起来针对另一力量的局面。这是该地区 形成某种军事平衡并维持局势稳定的重要条件。

  中亚形势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乎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中国是与中亚地区地理相连的国家,该地区安全生态的演化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密不可分。与美国长期凯觑中亚、俄罗斯试图重返中亚不同,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在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渊源,经贸合作的相互需求,共同维护边界安全以及合作打击三股恶势力的战略目标,自然使中国成为中亚地缘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国家,这并非中国的主观意志使然。特别是当美国实现在中亚的军事介人并借以不断扩大战略存在、其他战略力量同时角逐其 间的情况下,中亚与中国的安全利益关系进一步加深。其他力量不应该也无法排斥中国在中亚的战略影响与战略联系,排斥本身就是对中国安全利益的直接伤害。

  不管将来中亚地区的战略角逐呈现何种形态,要确保中国在该地区的安全利益,就必须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通过国际合作震慑和打击“东突”分裂势力扩大中国在中亚地区战略影响的一个直接目标是,限制和打击“东突”势力以中亚为基地从事的分裂活动,堵塞国际恐怖主义利用中亚作为向中国进行渗透的通道,防止“东突”势力特别是极端势力与中亚地区的极端势力相勾结,进而危害中国西 部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为此,中国可以借助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多边合作平台,全方位扩展其职能和竹用,全面加强与各相关国家在中亚地区问题上的合作甚至是军事安全合作。

  二是防止大国在中亚的军事争夺演化成对中国西部的直接安全威胁。美国军事力量进人中亚带来的地缘安全态势变化,直接冲击的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定位,战略后方和战略前沿的地位、界限变得非常模糊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军目前在中亚的实际部署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军事威胁、但是,不应忽视的是,存在即是威胁,当然目前可能只是一种隐性的或潜在的威胁,将来并不一定变成现实的威胁, 因为美国人从来就是根据利益需要而不是按照逻辑推理行事的为适应这种地缘安全态势上的变化,确保西部地区战略上的稳定日标,中国应该也必须成为中亚战略格局中的重要角色。

  砚是避免中亚形势发展对中国能源安全造成重大冲击。关于中国战略资源海上输送通道极易受到封锁的安全顾虑和所谓的“马六甲困局”问题,已经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因素,因而作为战略资源来源和重要的陆上战略通道的中亚地区对于中国就变得至关重要。通过与各方合作,以确保该地区的稳定,尤疑是中国未来努力的方向。

  (作者为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