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亚五国外交新变化-凯发官网入口

||||
当前位置 >> 凯发官网入口 >> 中亚五国
2010年中亚五国外交新变化
赵会荣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011年07月2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北京 100007)

  摘 要: 2010年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主要有三大变化:俄美在中亚再次出现协调一致的情况;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历史最高点;中亚国家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0年中亚五国各自寻求加强与大国、特别是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平衡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与此同时,中亚国家在对俄方向上继续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在对华关系上,中亚五国积极发展双边经济合作,寻求中国的经济支持。大部分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文章聚焦于2010年中亚五国外交,通过 分析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以及中亚五国外交的变化,旨在探寻中亚五国外交变化的内在规律,并对2011年中亚五国外交的走向做出预测。

  关键词: 2010;中亚;外交;规律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45(2011)02-0053-07

  作者简介: 赵会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均为苏联解体后新独立国家。由于五国处于欧亚大陆腹地,临近俄罗斯、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在欧亚地缘政治版图上扮演着“砝码”甚至是“轴心”的作用。五国国小力弱,在建国和转轨的过程中深受各种安全威胁之害,考虑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形势,五国是否稳定攸关周边安全乃至全球安全。与此同时,五国利用自身能源和资源较丰富的优势把扩大能源和资源生产与出口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吸引了各种外部势力参加所谓的“大博弈”。

  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博弈”[1]相比,当下的“大博弈”至少有四个特点:一是中亚五国首次作为独立主权国家出现。五国作为博弈的主体,通过积极的多边平衡外交趋利避害,寻找和拓展本国的生存 空间;二是“大博弈”的中心首次从阿富汗转移到中亚五国;三是在全球化、新技术的媒介作用下,中亚五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及其引发的效应前所未有的增强和放大。与此相关,五国内部的问题,包括政治和经济发展进程、能源、环境、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对外部世界亦产生重要影响。五国独立19年来,中亚地区的内部分化或者说异质化,以及五国与外部世界的一体化,并行发展,构成欧亚地缘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道独特图景;四是参与“大博弈”的主要角色由英俄和英苏变成美俄,加之其他势力的参与和博弈工具的多样化,使博弈 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本文聚焦于2010年中亚五国外交,通过分析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以及中亚五国外交的变化,旨在探寻中亚五国外交变化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对2011年的中亚五国外交做出预测,从而为中国的中亚外交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新变化

  独立19年来,中亚五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而言,有两点主要变化:其一,从中亚国家的角度看,独立初期的中亚国家对于自身的发展、得到国际社会认可、与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很高的期待。中亚国家急于相互之间、与外部世界建立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 中亚国家就建立了中亚联盟(1994年1月哈、乌、吉成立,1998年塔加入),加入了联合国、独联体、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安组织、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等国际合作机制。此后,中亚国家发现,这些国际和地区合作机制在维护本国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特别是2010年吉尔吉斯事件发生后,中亚国家出现了“现存机制不能有效维护地区安全”的声音。[2]而且,有些机制因为其约束条件不完全符合中亚国家的情况或者有悖当权者的利益而被中亚国家拒绝,导致这些合作机制或者作为不大,或者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况下,中亚国家在继续寻求国际合作的同时对于合作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合作的工具性意义突出,合作的难度增加。

  其二,从外部力量的角度看,中亚五国的地缘政治地位比独立初期有显著提升。这其中,里海能源开发热、9·11事件、颜色革命等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每一次中亚地缘政治地位的提升都源于大国对中亚的利益诉求增加。而大国对于中亚的利益诉求的变化又与国际环境的变化、大国以及中亚国家的力量消长有直接的关系。在大国对中亚增加关注的同时,对中亚的力量投放增多,对中亚的渗透程度逐渐加深,因此大国彼此之间的利益交织和碰撞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国之间、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协调和沟通的客观需求增加,彼此在中亚合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能源等一些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上谈判的空间越来越小。

  具体而言,2010年中亚地缘政治形势主要有三大变化:

  第一点变化在于,俄美在中亚再次出现协调一致的情况。纵观中亚国家独立19年,俄美在中亚的关系基本上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俄美首次比较突出的协调一致是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当时俄罗斯出于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考虑,对美国作出让步,同意美国和北约军队进入中亚,在吉尔吉斯斯坦和 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军事基地,为美国和北约的阿富汗反恐战事提供后勤服务。此次的情况相反,当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骚乱后,美国默许了俄罗斯的主张,某种程度上对俄罗斯作出让步,允许和听任俄罗斯干预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安排。

  俄美能够在中亚事务上协调一致与俄美关系重启的大背景是一致的。在中亚事务上,美国之所以作出让步,主要是因为美国受到金融危机打击,经济实力一定程度上受挫,国内问题缠身。另外,美国忙于从阿富汗撤军,以及受到伊朗、朝鲜等问题的牵制,对于中亚的关注度有所降低,渗透的力度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抓住机会,重新整合独联 体,加强了中亚外交。这集中体现在两大事件:其一是海关联盟启动。这是俄罗斯在独联体外交中的重要动作,表明俄罗斯试图从经济入手促进独联体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无疑将为政治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该举动对于俄罗斯掌控独联体战略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是吉尔吉斯事件。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政权更迭、民族冲突和政治安排整个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引导吉建立亲俄政权,显示出对于该国和中亚地区的强大影响力。另外,俄罗斯通过教训吉前总统巴基耶夫对于其他独联体国家政权起到威慑作用。

  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第二点变化在于,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历史最高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010年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贸易额逆势增长。中国已成为哈[3]、乌[4]、吉[5]三国重要贸易伙伴国,塔第一大出口贸易国[6]。中国对中亚国家提供了大量优惠贷款和援助。[7]截止2010年10月1日,中国成为塔最大债权人。[8]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已实现双线通气。中国在中亚的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也在全方位、多层面展开。

  这一变化相应导致一些结果出现:首先,中亚对于中国经济实力的认可度上升,中国在中亚的地位上升;其次,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经济利益联系密切的同时,其他利益联系相应被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第三,中国在中亚增加经济存在引起其他大国的高度警惕,外部势力在中亚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国的中亚外交增加了困难。

  这种结果对于中国的中亚外交提出一些挑战:对于中国来说,经贸合作走得快,安全合作走得慢,似乎客观情况与中国在中亚的主观利益诉求优先顺序不符。然而,目前情况下,只能顺势而为,不可操之过急;在中亚经济利益增多的同时,中国可以用来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有限,利益受损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短期内无法扭转。中国需要更多地借用当地力量和其他外部力量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广泛合作、利益共享是最优选择;中亚国家对于中国提供经济支持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给中国的中亚外交增加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制定援助中亚国家的战略文件,使援助行动有计划有目标,量力而行;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利益的密切度增加,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利益交叉和碰撞的可能性相应增加,与其他大国之间进行协调和合作的客观需求和难度相应增加,中国应对地区一些敏感问题的压力可能增大,回旋的余地可能缩小。

  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第三点变化在于,中亚国家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亚地区一体化希望更加渺茫。2010年很多中亚问题专家都质疑,中亚的概念是否符合目前该地区的形势变化。其主要依据就是,中亚五国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在地缘政治选择上出现分化的趋势。2010年中亚五国各自寻求加强与大国、特别是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平衡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与此同时,中亚国家在对俄方向上继续维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因为在很多问题上它们还要依赖俄罗斯,不敢得罪俄罗斯。在对华关系上,中亚五国积极发展双边经济合作,寻求中国的经济支持。

  2010年中亚国家继续忽视彼此之间的合作。对 于中亚地区一体化问题谈论的越来越少。大部分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中亚最大经济体哈萨克斯坦把自身定位于地区领袖,其外交主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努力在俄美之间充当桥梁。2010年哈萨克斯坦作为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在吉尔吉斯事件中的表现说明了这一点。乌兹别克斯坦继续向西方靠拢,担心美国撤出阿富汗后自身的地位下降,继续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卡里莫夫总统在2008年提出的阿富汗问题6 3倡议。土库曼斯坦继续开展天然气多元外交,大力倡导铺设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印度天然气管道。塔吉克斯坦在建设罗贡水电站问题、解决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纠纷问题以及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和反毒方面积极寻求国际支持。吉尔吉斯斯坦经历了政局动荡,给外交带来负面影响。2010年底成立的吉新政府称,要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二、中亚五国对外关系新变化

  (一)哈萨克斯坦

  2010年对于哈萨克斯坦政府来说是忙碌的一年。哈萨克斯坦作为独联体国家中首个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外影响增强。哈方称,哈与俄罗斯和美国一起促成了吉前总统巴基耶夫的让权。2010年7月16- 17日,哈举行欧安组织非正式会晤,目的是促进吉稳定。欧安组织同意派遣警察团到吉南部调查。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向吉提供1 0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哈还提出举行资助吉的国际会议。2010年12月2日哈举行欧安会首脑峰会,56个国家的首脑参加。

  哈继续推行多元外交战略。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关系不断加强。据哈方统计,2010年1- 10月哈中贸易额为111.125亿美元,其中哈向中国出口81.076亿美元,进口30.049亿美元。[9]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展顺利。2010年12月中哈天然气管线二期“别伊涅乌—博佐伊”项目开始动工建设。此外双方在非资源领域的合作也在快速发展。2010年6月双方签署了《关于修订中哈两国政府间在非资源领域开展合作协定措施计划的议定书》。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进一步加强。2010年1月1日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海关联盟建立。2010年7月1日海关联盟条约生效。哈俄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哈表示,将作为海关联盟成员开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哈萨克斯坦继续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2010年10月27- 28日,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法国,同法国商界签署价值20亿美元的投资合同,包括向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购买直升机,两国核能公司合作在哈建厂生产核燃料,以及法国帮助哈工程公司建立战术无人机系统。

  (二)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自2005年安集延事件后一直努力改善与西方的关系,并且不断有所推进。2009年乌允许美国经过该国领土向阿富汗运送非军事物资。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与西方,特别是在安全领域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乌一直倡导解决阿富汗问题的6 3倡议,把北约拉进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机制。欧洲考虑到能源进口多元化,也想与乌发展关系,但担心乌的投资环境不利,在经济合作方面步伐谨慎。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和俄罗斯在政治、经济领域继续保持密切关系。乌反对俄罗斯加强在中亚的军事存在,特别是反对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靠近乌兹别克斯坦的地方建立第二个军事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边关系的发展。不过,2010年4月乌总统卡里莫夫访问俄罗斯后,双方都表示有意理顺关系。

  除了与土库曼斯坦的关系有所改善外,乌兹别克斯坦与中亚邻国的关系仍很复杂。首先,乌哈仍在为争夺地区领袖明争暗斗。这突出表现在,吉尔吉斯事件发生后乌接收约10万吉难民,对于吉国内民族冲突表态相当克制,并利用吉事件在国际舞台上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显示出地区大国的风范,客观上有与哈竞争地区领袖的意味。

  其次,乌吉关系仍很紧张。导致双方关系不睦的因素包括:乌在吉骚乱期间关闭边界,对于吉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双方在边界问题上存在纠纷,不睦事件时有发生;两国在水资源问题上分歧依旧;吉国内的民族冲突给乌族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不利于乌吉两族关系和两国关系正常发展;乌对于吉临时政府应对民族冲突问题的做法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吉国内稳定符合本国利益,采取支持吉临时政府的态度。

  第三,乌塔关系更加紧张。表现在:其一,双方在塔修建大型水电站问题上分歧依旧。乌曾建议,由国际专家组成鉴定团对塔的水电站工程进行鉴 定。塔同意此建议并组织了国际鉴定团。据两国学者透露,乌方不认可该鉴定团的资质,认为该鉴定团主要由塔吉克族人组成,结论不客观;其二,塔方指出,乌因为反对塔建设罗贡水电站,在铁路交通方面采取报复措施,借口技术问题对塔实行交通封锁。2010年乌兹别克斯坦扣留了其境内开往塔吉克斯坦的大部分货运列车。塔吉克斯坦请求欧安组织和联合国出面协调解决此问题。塔官方称,884辆开往塔吉克斯坦的货运火车被扣留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造成塔经济损失6 500万美元;其三,乌境内举行抵制塔吉克斯坦铝厂的小规模抗议活动。乌兹别克斯坦认为,塔吉克斯坦的铝公司在靠近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建立的工厂引起周边环境问题。乌兹别克斯坦要求塔吉克斯坦铝公司拿出30%的利润用于安装环保技术设备,遭到塔方拒绝;其四,双方在边境地区时有争端发生。塔公民非法越境被乌方扣押。

  最后,乌土关系在土更换总统后有所改善,边界谈判获得很大进展。2010年10月中旬卡里莫夫总统访土。双方就能源等问题举行磋商。

  (三)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自2010年4月7日发生骚乱后,内政始终不稳。政权危机导致该国外交长期处于“凝滞”和不确定的状态。2010年12月17日,吉尔吉斯斯坦终于结束无政府状态。议会批准了以社会民主党领袖阿尔马兹·阿坦巴耶夫为首的新政府。阿坦巴耶夫表示自己的第一个出访国是俄罗斯。他主张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认为“俄罗斯永远是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和唯一的战略伙伴”。他将推动双方在电力、矿业、旅游业和农业领域的经济合作,在这些方面双方有许多已经规划好的和已经开始实施的计划。他还承诺在外交政策上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同时,还要提升与欧盟、美国、土耳其的合作。他不排除会采取措施“温和地”分阶段 地加入海关联盟。他承诺,已正式称为运输中心的美国马纳斯空军基地可以继续租用4年。[10]2010年12月26日,阿坦巴耶夫如期访问俄罗斯,并与俄罗斯总理普京举行谈判。

  (四)土库曼斯坦

  与土库曼斯坦前任总统尼亚佐夫的孤立政策不同,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主张开展积极的天然气外交,主要目的是获得资金、技术和天然气市场。

  土寻求与中国在天然气领域发展更密切的关系。2010年4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访问中国,参观世博会,并与胡锦涛主席会谈。土方有意扩大对华出口天然气量。随着中土天然气合作的进展, 中国对土投资将不断扩大。

  土与俄罗斯关系出现小的波折。由于价格和供应量分歧,2010年土库曼斯坦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仍不顺利。2010年俄罗斯失去了土库曼斯坦最大天然气市场的地位。俄土原本签订的天然气合同为俄每年从土进口400亿立方米天然气。2009年12月俄土签署的天然气合作协议规定,土方向俄年最大出口量为300亿立方米。2010年初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恢复通气。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宣布,2010年从土库曼斯坦仅进口1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促使土加快寻求天然气出口多元化的步伐。俄罗斯在天然气问题上的态度引起土方的不满,土总统 重新加强对双重国籍的限制。

  土对于纳布科管道项目继续持谨慎观望态度。西方一直在劝土库曼斯坦加入纳布科管道项目。2010年4月,欧盟贸易代表团访土。2010年9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德国和美国高官都与土总统举行会谈,但土担心激怒俄罗斯,始终回避谈论向纳布科管道供气问题。欧盟认为,土未来有可能每年向纳布科管道提供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土天然气对俄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然而,俄无法给土足够的诱惑,以促使土放弃参与欧盟的纳布科管道计划。

  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积极倡导建设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项目。2010年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与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高官进行电话沟通。他还与阿富汗总统举行会晤。土阿两国外长在阿富汗签署了建设土印天然气管道框架协议。2010年5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关注点仍是铺设土印天然气管道的可能性以及双边经济合作。印度国内对该项目能否实施争议很大。2010年9月,印度媒体称,四国已经同意共同招标建设该管道。土印管道长1 700公里,年运输能力为330亿立方米,造价80亿美元。有消息称,2010年12月四国在土举行关于建设土印天然气管道项目会议。俄罗斯媒体指出,该项目申请遭亚行拒绝。考虑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形势不稳定,该项目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2010年1月,土库曼斯坦与伊朗开辟了第二条天然气管道,土同意每年供应140亿立方米天然气给伊朗,而不是以往的8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2010- 2011年伊朗可能成为土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市场。双方还同意未来把天然气贸易量增加到200亿立方米。

  在国际舞台上,土库曼斯坦表现活跃。2010年9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建议,包括和平对话,在联合国主导下为阿富汗政府官员提供培训,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建设连接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的铁路,建设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继续向阿富汗提供电力和人道主义支持。

  土耳其建筑公司在土库曼斯坦很积极。土库曼斯坦也希望与土耳其发展贸易和能源合作。2010年9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参加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突厥语国家会议。不过,土库曼斯坦拒绝参加由土耳其资助的突厥语国家协调理事会,与土耳其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以免受控于土耳其。

  2010年土库曼斯坦继续与阿塞拜疆就里海划界问题进行对话。欧盟积极推动,希望尽快解决此问 题,把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纳入到纳布科管道中。在伊斯坦布尔会议上,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举行会谈,但是双方在里海问题上没有取得突破。

  (五)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非常关注吉尔吉斯斯坦局势,担心混乱蔓延到本国。塔吉克斯坦非常依赖俄罗斯。2010年4月拉赫蒙总统在索契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会谈,希望俄罗斯投资罗贡水电站。目前俄罗斯拥有桑格图达1号水电站84.3%的股份。2009年7月该水电站完全投入运营。虽然俄罗斯与塔吉克斯坦在建设水电站问题上有些分歧,影响到两国关系, 但俄罗斯在塔吉克斯坦的影响根深蒂固。因为俄罗斯在塔有军事基地,而且俄罗斯从未放弃向塔水电站投资。目前有150万塔吉克斯坦公民在俄罗斯务工。即便部分塔吉克斯坦公民回国,都可能导致塔不稳定。中国政府为塔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贷款,中国公司也积极投资塔吉克斯坦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塔积极与美国靠近,希望得到美国经济和安全援助。由于边界问题、电力和水资源问题塔与乌兹别克斯坦等邻国关系不睦。

三、中亚五国外交的内在规律与发展方向

  独立以来,中亚五国始终奉行多边平衡外交政策。这种政策在与大国关系实践中表现出四种结果:首先,中亚国家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对外交往越来越广,特别是与独联体以外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次,中亚国家在外交上非常谨慎,与大国都尽量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时刻避免受制于某种外部势力,一般不以损害某大国利益为代价换取加强与另一大国的关系;第三,在与大国发展关系过程中,中亚五国的外交较多地受到大国的主导,主动选择的空间有限;第四,在与大国的双边关系中,中亚国家内部问题或者中亚地区问题往往成为双边关系中的焦点。

  长期以来,中亚国家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彼此之间紧密的经济、人文联系没有得到中亚国家足够的重视。安全的困境,各自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消长,在领土、水资源、跨境民族、环境、贸易等领域的分歧与矛盾,领导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对于内外形势的不同判断和所采用的不同治理方式,等等,都导致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相互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有些国家之间关系非常紧张。短期内看不到中亚地区一体化的前景,地区合力难以形成。反之,中亚国家都在寻求与地区以外经济体的一体化。中亚的裂变趋势似乎不可扭转。

  中亚国家的外交同样是服务内政需求。2010年中亚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总体上仍延续以往的威权政治方向,表现为民主外表下的总统高度集权。与此同时,不可否认,中亚各国在政治改革方面也逐渐做出一些尝试,表现出探索、开放、柔性和理智的一面。中亚五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仍处于启蒙阶段。短期内,中亚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面临一些挑战。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执政者年岁已高,接班人选和政权交接机制都不明朗。塔吉克斯坦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塔东部地区仍被反对派控制。伊斯兰化问题逐渐凸显,对于拉赫蒙总统的世俗政权提出新的挑战。吉尔吉斯斯坦新政府宣告组成。未来,如果吉尔吉斯斯坦的议会制改革顺利发展,将对其他中亚国家的总统制形成一定冲击。因此,2011年维护政权稳定,获得大国和国际社会对于现政权的支持是中亚国家外交的首要任务。

  从经济发展进程看,中亚国家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质量看,各国情况差异较大。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相对丰富,三国都把资源和能源出口作为实现国家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吸引外资进入和不断提高能源开采量增加外汇收入,从而为建立新的工业基础设施、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创造条件。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规模小,资源禀赋较差,发展严重依赖原材料出口、移民收入和国际援助。2010年金融危机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有所减弱。除了吉尔吉斯斯坦外,其他中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均出现好转。2010年1- 10月,哈萨克斯坦gdp增长7.1%,[11]乌兹别克斯坦gdp增长8.3%,[12]塔吉克斯坦gdp增长5.2%,吉尔吉斯斯坦gdp下降0.6%。中亚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和发展方向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过,中亚国家的经济增长落后于就业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中亚国家一些中小企业大幅减产甚至倒 闭,导致就业形势紧张,居民生活困难,政府在偿还外债和抑制通胀方面的压力很大。有鉴于此,2011年中亚国家将努力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争取外部的经济支持,保障经济增长,因此对于外部援助、贷款和经济合作的需求仍然很高。

  2010年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恶化。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内部接连出现骚乱、冲突、恐怖袭击等事件,并且两国的不稳似有常态化趋势,给中亚地区安全带来隐忧。目前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主要有两点担心:一是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动荡会不会扩散到本国,以及塔吉克斯坦国内的伊斯兰化倾向。二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将来中亚安全形势会不会恶 化。因此,2011年在安全领域的对外合作,包括如何应对阿富汗问题和打击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仍是中亚国家外交中的重要内容。

  注释:

  [1] 有关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博弈”参见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大博弈。

  [2] 2010年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中亚论坛”上,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в·博加德列夫、а·萨利耶夫等学者均提出此观点。

  [3] 据哈方统计,2010年1- 10月哈在海关联盟以外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是中国。贸易额为111.125亿美元。http://www.stat.kz/publishing/pages/aktual_statdata.aspx。

  [4] 据乌方统计,2010年1- 9月,中国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中乌贸易额为13.07亿美元,占乌对外贸易总额的8.4%。http://uz.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1011/20101107250897.html。

  [5] http://kg . mofcom . gov . cn /aarticle /jmxw /201006 /20100606994072.html。

  [6] 据塔方统计,2010年1- 8月,塔向中国出口3.38亿美元,占塔出口总额的46.9%。http://tj.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1010/20101007186651.html。

  [7] 例如,2009年,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达成了关于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向哈萨克斯坦提供两批总额达100亿美元贷款的协议。http://stock.hexun.com/2010- 09- 15/124898052.html。 另外,2010年中国政府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价值5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0/06/15/004775005.shtml。

  [8] 据塔方统计,截止2010年10月1日,中国为塔最大债权人,贷款金额6.5522亿美元。http://tj.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1010/20101007209635.html。

  [9] http://www.stat.kz/publishing/pages/aktual_statdata.aspx。

  [10] http://vz.ru/news/2010/12/17/455672.html; http://vz.ru/news/2010/12/17/455640.html。

  [11] http://www.stat.kz/news/pages/n2_13_12_10.aspx。

  [12] http://uz.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1012/20101207307699.html。

  [责任编辑:李 蕾]

new changes in diplomatic strategy in five central-asian countries in 2010

zhao hui-r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russia,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beijing 100007)

  abstract: the geopolitical situation in central asia in 2010 is featured by three major changes: coordination and agreement reached again by america and russia in central asia; the economic ties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has come to historical climax; splitting trend among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s becoming clearer. in 2010,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separately attempted to seek for closer ties with big powers, particularly closer tie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to balance russian influence on the central asia. in the meantime, th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steady progress on bilateral ties with russia. on relation with china, the five countries is active to carry out bilateral economic cooperation win for economic support from china. the relation among most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didn’t turn for better but got worse instead. the essay sets focus on the diplomatic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five countries in the central asia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law of diplomatic change in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forecast their diplomatic trend for the year 2011 by analyzing the geopolitical situation and diplomatic change.

  key words: 2010; central asia; diplomatic ties; law

"));
"));
网站地图